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生产

浅淡如何做好电厂起重吊装技术创新及安全操作

发表时间:2014-03-15 08:46:49作者:来源:本站点击: -


起重吊装在电厂大修时,对汽轮机、电气方面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的起重吊装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不可缺少的设备,但也是一种危险因素非常大的特种设备,存在较多危险源和相当的危险性。我从事电厂起重工作15年来,参加了本厂所有机组检修重要设备的吊装工作和外出承包其他电厂大修设备的吊装工作,主要负责汽轮机、电气方面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的起重吊装和指挥工作。并参与了锅炉、燃料等方面重要设备吊装作业指导书的起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应全面贯彻和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看、问、想、干、收”的工作步骤,严格执行有关起重机械的安全规定和制度,在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并在实际安全操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一、创新操作经验,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

电厂起重吊装作业要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起重工索具,熟知作业环境的状况,充分识辨作业危险源,透彻了解所吊物件的结构、重量、形态、绑扎牢固规范、发出的指挥信号清晰、反应应变能力迅速等都是起重吊过程应该具备的条件。特别是在电厂大修时,工程量大,机械使用的程度高且频繁,要求起重吊装作业人员不但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经验,不断创新工作经验,才能又快又安全的做好起重吊装作业。

一是采用起重机大、小吊钩换位。针对我厂125MW机组大修尤其汽轮机房中的汽轮机高中压、低压内外缸的吊装和翻转,汽轮机高、低压转子等重大、精密设备的吊装工作的过程较复杂,且行车的小钩在电气侧,大钩在锅炉侧,当行车小车到限位时,发电机转子的假轴(1米左右)仍然在发电机定子里面,强行吊出可能碰坏发电机定子造成事故,所以进行了三次倒钩才安全顺利完成,费时费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工作结束后,我再次到现场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大钩与小钩的距离刚好1米左右,能否把大、小钩换位呢?大修结束后经征求设备生产厂家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答复说可以换位。我们在机组运行使用行车频率较少时,把行车的小车吊起旋转180度,完成了换位工作。第二次125MW机组大修,采用起重机大、小吊钩换位在抽穿发电机转子时,一次顺利完成,同比以前的方法节省了2个多小时,而且安全隐患得到消除,未影响其他设备的吊装检修,实现了安全和效益双丰收。

二是抽穿发电机转子方法改进。以前在抽穿发电机转子时,我们采用弧形板垫在发电机定子铁芯上,在转子的风叶上装上滑块,把转子承在铁芯上,后端用5吨手拉葫芦拉的方法。这种方法要5个工作人员以上,时间达6个小时,而且手拉葫芦拉动时会造成转子晃动,容易发生碰撞定子线圈的事故。在穿发电机转子前,我决定采用2吨卷扬机代替手拉葫芦。我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的察看,发现发电机后端右侧的混凝柱上可以固定卷扬机,汽轮机低压下缸的吊装吊耳和发电机定子吊装吊耳上各挂一个2吨的导向滑车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抽穿发电机转子都可以用。穿转子采用这种方法后证明,过程平稳,不会出现晃动现象,而且3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工作,用时仅4小时(全过程)。在2007年第二台135MW机组大修抽转子时,也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完全安全可靠,解决了我厂长期以来用手拉葫芦抽穿发电机转子的历史。

三是采用单钩翻转汽轮机上缸。20073月,我厂对外承包某电厂的大修工作,主厂房的行车设计为32/5吨,而且未经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完全老化。吊出汽轮机上缸后,发现要翻过来才能吊出隔板,而汽轮机上缸重达25吨,行车小钩吊重3吨左右就出现打滑现象。怎么办呢?很多师傅和对方的检修人员说在行车上挂10吨手拉葫芦,但这样费时费力。经过仔细观察和考虑,并综合现场的情况,决定用大钩翻缸。我用大钩挂在汽缸重量轻的一端,把汽缸完全吊离地面,用枕木垫在汽缸下端的边缘上,当汽缸的重量承在枕木上将要向小钩方向倾斜时,用小钩仅有的吊重力固定一下汽缸下端,跑动小车,把汽缸的中心偏移到大钩下方后,慢落大钩,小车跟跑,直至完全把汽缸翻转放平,用枕木垫牢。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为我们检修争取了不少时间和劳力。

二、严格安全操作,降低事故隐患

起重作业人员作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外,要加强对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岗位技能、自身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并做到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制订的方案操作,思想上绝对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善于开动脑筋,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工作严谨、达到既减轻劳动强度,又降低事故隐患。

一是加装电动葫芦。在一次吊装排粉机电机过程中,我发现几位师傅吃力地在拉葫芦,我走前去一看铭牌,电机重达6300公斤,而吊装工具(手拉葫芦)起重量仅为5吨。我告诉师傅们说这是违章作业,会出事故的。而他们说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吊装的,包括送风机电机也是超负荷作业。我认真查看了排粉机电机和送风机电机的现场,发现吊装用工字钢完全可以延伸到吊装口,而且上方刚好有预埋固定铁可以固定工字钢,加装10吨电动葫芦的话,可以省时省力,提高工作的安全性。经报生产经营部审批后,在检修间割期间内实施了这一方案。电动葫芦加装后,经过试吊,完全合格。但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根据设备的重量,把电动葫芦的吊重量限为7.5吨。这种方案实施后,效果明显,节省了劳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时间,还解决了排粉机检修要挂3个手拉葫芦的老大难问题。我还对其他7台同样问题的吊装设备进行了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起重工作效率,减轻了起重班的工作压力,也节省了检修时间。

二是加装起重吊耳。1999年有一台50MW机组进行第三次大修工作,在进行励磁机吊装时,我发现励磁机无任何吊装吊耳,只能通过底座一个仅能穿过一根钢丝绳的地方吊起,而且只能单点起吊,用手拉葫芦找平的话,又可能损坏轴瓦,听老师傅说,在上次吊装时出现空中坠落,就位时又撞坏连接水管的事故,都是因为不平衡,行车跑动时晃动造成的。我认真观察后,发现在励磁机底座的4角对称点可以加装起重吊耳,但又怕损坏整体结构。经请示机组生产厂家、结合电气专业人员的意见,都同意实施。加装吊耳实施后,励磁机平稳地吊出,未出现任何不安全现象;而且在复装、找中心时,可以很快地调整。为我厂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安全难题,也降低了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